
说起上海东江阴街
只是老城厢中一条寻常小马路
并没有什么名气
可它又因一间与街同名的菜场
被附近的居民
被戏称为“最有年味的菜场”而闻名
最近
东江阴街菜场
再次加上了“新年滤镜”
一进门,鳗鲞腊肉高悬
烘托出佳节的气氛
前来选购的阿姨爷叔络绎不绝
阿姨爷叔在菜市场选购
不过
随着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的
开发建设日渐临近
位于该地块内的
东江阴街菜场已确认
将于2023年12月31日下午6时正式关闭
关闭公告
东江阴街菜场位于黄浦区东江阴街桑园街路口,占地2500平方米。起初这里是个临时搭建的菜场。2012年,有40年历史的董家渡菜场面临动迁,由政府出资租借动迁空置场地东江阴街129号再建菜场,更名为“东江阴街菜市场”。
它不仅中看,还中用,堪称低廉菜价菜场。
其实,保持菜价竞争力最大的秘密,就是低价位的租金。据说,从菜场开张以来,这里的摊位费价格从来没变过,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下岗后,一直做海鲜摊位的张阿姨,颇有体会。
阿姨爷叔在菜市场选购
每到年底
东江阴街菜场的摊户就会把
香肠、鳗鲞、腊肉、腊鸭等年货
高高悬挂起来
仿佛一片年味的丛林
久而久之
这里就有了“最有年味菜场”的美誉
原本住在周边的老居民
即便已经搬离多年
也会在过年前专程回来置办点年货
市民在菜市场选购
这种特殊的气质
与周边生活居民的样貌有关
曾经的南市老城厢
聚居着从江、浙、皖等地来的初代移民
日常生活离不开小菜的采买
外咸瓜街、火腿弄、面筋弄……这些可爱又具体、与饮食生活有关的地名,折射出寻常百姓的眼中,“糊口”是件了不得的事。
如今,东江阴街菜场的入口处已张贴了关闭通知,以后广大市民如需购买菜及副食品,可以到周边各商超和各微型菜场采购。
一位卖南北货的商贩告诉记者:“附近有个中福集贸市场,离东江阴街只有几分钟步行路程,以后考虑搬到那里继续做生意。”
一位顾客听到了,接话说:“以后搬到哪告诉我,我还要来找你买东西的。”
冬日的夕阳
散落在东江阴街上
难免有些伤感
一边是旧改的继续
居民的搬离
一边是已完成历史使命
即将谢幕的临时菜场
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
既是一个时代的结束
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
尽管如此
还是有网友建议
希望这家“最有年味的菜场”
会在不久的将来
再次带着那份熟悉的味道回归
本文综合自:东方网、 上海黄浦、新闻坊、网友评论等
微信编辑:佳思敏
校对:wing
